发布日期:2024-02-28 01:23浏览次数:
以往一提到教师这个职业,人们就习惯地用“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来形容其职业特点;而“编辑”呢,其职业特点,与之相似,人们惯常的说法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二者有共同点。究其实质,大概就是“奉献”之意吧。
我这里要说的是“编辑”这样一个职业。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网络媒体,但凡编辑工作,一是辛劳,二是默默无闻,通常都具有这样两个职业特性或特点。
谈到“辛劳”,我想,即使是从来没有当过编辑的人们,也是能够想象得出来的。一方面,在他们面前,总有看不完的稿子。非凡是网络编辑,“虚拟空间”,容量极大,电子稿件,雪片一般,如泉涌流,浩如烟海,编辑的阅稿量之大网站运营,可想而知。另一方面,严格地说,编辑工作也是没有止境的,是个“无底洞”。譬如,平面媒体的编辑通常要修改、加工稿件,这修改和加工所耗费的心血是难以用“工作量”来计算的;而网络媒体的编辑呢,通常虽然并不负责修改加工稿件(个别也有例外),然而,单是“选稿”一项,也就如“大海捞针”、“沙里淘金”了。非凡是,网络媒体的时效性要求又特强,网络媒体编辑的精力投入和工作强度也就不难想象了。在我与人民网有关编辑人员的“交往”过程中,我明显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在过去相长的一段时期里,编辑同志“回复”给我的电子邮件好些是晚上6点钟下班之后才发出来的(某些我认为有价值的信件——如商榷稿件内容与观点(提法)、对稿件作某种有价值的修正等,我至今仍保存在特设的“文件夹”中),可见其辛劳和紧张的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编辑工作的“重复性”很强,正如已故老编辑魏金枝先生所说,“凡是当过编辑的同志都会知道,编辑人员的大部分力气,就往往花费在处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上,而且还得重重复复的做”(魏金枝:《编余丛谈》,作家出版社,1962年,P.209)。毫无疑问,这种“重重复复”的工作,无形之中又给编辑工作带来某种程度的“单调”与“枯燥”,因之也就更显得辛劳。
至于“默默无闻”,可谓历来如此。“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说法,虽不甚确切,但它究竟还是反映了编辑工作的基本特点。作品发表了,著作权归作者,稿酬中虽然也包含着有关编辑的心血,但报酬也自然而然地是由作者“独吞”了。平面媒体责任编辑的署名,人们很轻易“看得见”,留存百世,而网络编辑,虽然也有“责任编辑”的署名,但那也是“过目不留”、“稍纵即逝”了。当然,那一切都是编辑的“本职工作”,属于正常“业务范围”,应该的。可是,记者写报道文章,也是应该的,也属于本职工作范围,然而“效益”却大不一样,某某记者的大名很可能因此而扬名天下了;那么,编辑如何呢?至今未听说有哪一位编辑因为编辑了一篇非常有价值、甚至有重要影响的文章而闻名于世的,谓予不信,请问:轰动一时、影响至今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人民日报,1966年2月7日)的作者之一是穆青先生,没有问题,几乎无人不晓,可假如要问,当时的发稿编辑(责任编辑)是谁?包括我本人在内,恐怕至少是99.9%的中国人不知道。这显然是很不公平的。
2001年10月,同志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曾经提出,要“造就一批坚持正确方向、深入反映生活、受到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播音员和名主持人”(《新闻战线期)。太好了,我赞成这一主张。如今,名记者、名评论员、名播音员、名主持人大概都有了,问题是,究竟谁是“名编辑”?据知,虽然已经有了“韬奋奖”,但一般人们还是并不清楚,由此可见,加大编辑职业的奖励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鉴于编辑工作的重要性,非凡是网络时代编辑工作的特点,我建议,单独设立“网络媒体编辑奖”。这,既是对于编辑职业的尊重,更是适应发挥现代网络媒体优势之时代发展趋势,其意义不可小视。